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7-8778 8975


09

2022

-

09

热点解读|震前蝙蝠乱飞?高楼都摇歪了?网络造谣或将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目前,此次地震共造成65人遇难。四川泸定地震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尤其是在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化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公众掌握地震态势的有效途径,每一条信息都会聚焦亿万公众担忧的目光。但有部分网民却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编段子,P表情包,甚至制造、传播谣言,干扰地震救援的整体大局。

 

何为网络谣言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人们常用它来形容“造谣容易但辟谣很难”的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互联网在与民众生活深度融合的同时,如何打击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也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图片

 图源: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政治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媒体,而人们在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也让一些谣言得以快速传播。很多时候人们无法分辨网上信息的真伪,便选择默认,甚至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法律责任

现代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网络资讯信息量巨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各类言论及信息,但是如果言论、信息的真实性并未核实,难免造成对社会公众的误导,或者对他人隐私的侵犯,那么网络造谣者或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网络言论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将面临行政处罚。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二、民事责任: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一般不当言论最多侵害的是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及隐私权等人身权利,确认构成侵权的法院可判决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或者恢复名誉的责任,对被侵权人构成精神损害的,还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通过网络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罪、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应认定为上述条款中的 “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情形。

还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此在《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明确了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利用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结语

现代社会倡导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是建立在不侵害他人的基础之上的。网络上发表看法、意见很容易,但在不了解事实基础的情况下谨慎评价、谨慎转发。散播谣言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网络谣言具有欺骗性、迷惑性、煽动性,我们平常在使用网络时应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对于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随意编造谣言信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